背包客棧巡禮.序

這次騎腳踏車下高雄,居然是我第一次入住台灣的背包客棧?!想想我也去過了十多個國家、二三十間吱吧屋,但之前在台灣旅遊都是四五個人一起,都沒機會住到青年旅館。這次是自己騎下去,然後中途跟我會合的小寶又是個浪人,所以我們一起住青年旅館也是理所當然的!XD

現在小寶有在做日租套房,然後我這次住了幾間青年旅館剛好也有點想法,就結合我以前的經驗把這次住的青年旅館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台灣目前的部落格文化呈現一種非常扭曲的狀態…原本一般老百姓會比較想參考部落客的文章是因為通常官方網站都把照片拍得很漂亮、設備形容得很旑旎,當然不會自曝其短處及缺失的地方;而部落客則是以自己親身體驗到的分享給大家,包含喜歡和不喜歡的、好的與壞的,比起官方網站更貼近真實。但現在大概有九成五的部落客都是拿台單眼、把照片拍得漂漂亮亮、文字形容得多好吃多好玩多美;讓讀者看完心嚮往之;讓商家看完想花錢請部落客去寫文章拉客→部落客賺大錢!商家賺大錢!消費者花大錢!這樣部落客的文章跟官方網站的介紹又有什麼兩樣?!就跟黃金體驗鎮魂曲的能力一樣──永遠都無法到達的真實!!

我不指望青年旅館老闆看到我的文章還會花錢邀請我去住宿。但我相信,相較於商業氣息濃厚的旅館業者,青年旅館的老闆之所以會開青年旅館,背後多少都有一定的熱情在支撐著──不只是為了賺錢,而是希望旅客有個舒適的床鋪可以休憩、溫馨的空間可以交朋友。我的文章不一定(≠一定不)可以為青年旅館帶來客源,但或許可以給經營者一些自己沒看到的改進空間。我相信我的意見應該有助於各個經營者打造一個更適合旅人休息交誼的環境! 🙂

我不指望各大部落客會捨棄金錢的誘惑而改寫中肯的文章。但我相信,部落客寫文章的初衷應該是熱於分享,不該淪為商業的打手。再說,你們這些放羊的孩子,雖然台灣人很健忘,但我相信你們總有一天會信用破產的! .V.  不敢說我自己是股清流,但我至少不想跟你們同流!

我不指望旅人會多青睞我這不把照片拍得漂漂亮亮的文章。要把照片拍得漂漂亮亮、構圖完整、修圖修得光線明亮窗明几淨,我都做得到,看我的相簿大概也知道我的攝影能力在什麼水準。但我相信,與其看官方認可的部落客所拍的照片,我的照片及文章更貼近真實、更具參考價值!我本來這系列想用英文寫的,給外國背包客參考;但我發現大部分的訪客都是香港、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華人…所以英文的話…等有業者出錢請我翻譯我再寫吧…@@ 如果有旅人怕來台住到地雷屋,願意出錢讓我先去探路的話,歡迎與我聯絡!:)  (應該不會有吧?!)

既然這篇是序曲,就在這邊解釋一下我評鑑的標準吧。以我最熟悉的Hostelworld來說,評分的項目分為下列幾項:

  • Value For Money / CP值
  • Security / 安全性
  • Location / 地點
  • Staff / 員工服務
  • Atmosphere / 氣氛特色
  • Cleanliness / 整潔度
  • Facilities / 設施

我評分的標準基於我個人對住宿的要求(很顯然地不是很高… -_-)、跟我住宿過的其他幾十間青年旅館比較、入住當下的設備新舊與服務人員態度…等。所以其他人的體驗及評分不見得會跟我一樣,畢竟每個人要求不同、設備會折損或汰舊換新、淡旺季忙碌程度及員工流動都會影響到住宿體驗;所以這些評分僅供參考。

各項評分都是以5分為及格開始加減分的,其中每項評分的詳細說明如下。

Value For Money / CP值

這項其實就已經有點算是總結了。看價格跟各項目的分數符不符合,基本上5分的及格標準就是物有所值,接下來就是看有沒有什麼附贈的服務或餐飲可以讓它變成物超所值,或是額外的支出會讓它變成貨次價高。舉例來說,我就住過一晚約台幣$600的床位,但送一瓶$50的啤酒!這個就加分了啊!給它一個讚!XD  也住過一晚約台幣$900的床位,但被子跟枕頭還要另外加$90的…

還有另一個評分的標準是──跟周圍的住宿相比。如果旁邊一間商務旅館雙人房才$1000,那一個青年旅舍床位要價$500就顯得不是很值得…

  • Security / 安全性 

5分的及格標準我認為是有提供櫃子可以鎖貴重物品就夠了。畢竟青年旅館房客進進出出的,房門有鎖跟沒鎖也差不多;而有時會帶筆電或平板旅行,但白天出門又不可能帶在身上,所以有個個人置物櫃我覺得是必要的。而滿分的標準是我目前看到過最屌的設備們的總和:進建築物大廳要先用感應卡,進房門也是感應卡,然後個人置物櫃還是用感應卡!@o@ 大廳及走廊上都有監視器,如果有東西掉了還可以查。

另一個則是房客的多寡,畢竟人越多越難管理。通常我認為房客少於30人,員工大致上都還認得每個房客;但一旦多於這個數字,我想有沒有陌生人進出,不要說員工了,或許同一房的室友都認不得…

Location / 地點

我想大部分的背包客應該都很能走,但我還是把5分的及格標準放在15分鐘/1公里內可以走到交通站為基準。畢竟大部分的背包客棧都是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些都市甚至走15~20分鐘就已經到下一站捷運/地鐵了。馱著大背包走超過這個距離,我想除了犧牲掉了旅行及休息的時間外,也壓縮到了原本可以用來觀光或交誼的精神與體力。

除了交通便利外,地點上的考量還有離購物、觀光景點、用餐等地方的遠近。再來則是是否鬧中取靜,在大馬路上雖便利但噪音吵雜,在小巷弄中雖安靜但是否安全;這些都得取得平衡才能加分。

Staff / 員工服務

這個5分其實也不難達到,有順利的幫你登記入住然後帶到房間就可以了,接下來就看員工的服務熱誠到哪裡了!我認為一板一眼的制式服務→友善→親切→熱情,完全是不同程度的感受!我有碰過在一樓大廳登記完,拿鑰匙給我後,請我自己上樓入房後就再也沒有任何交談的;也有碰過親自帶我上樓,詳細介紹各個樓層設施的所在位置及使用須知,然後晚點在大廳又熱情地跟我聊天南地北、推薦附近的景點及餐廳等。

另外則是當下有沒有碰到需要幫忙的地方,而員工有沒有辦法提供解決方案。我就碰過有人入住後覺得空調太吵,想退房,員工還幫忙提供自己住過的地方、上網幫忙訂房。我覺得這都看得出來經營者有沒有用心在做員工訓練,有沒有眼光挑到有服務熱誠的員工。

Atmosphere / 氣氛特色

這東西就真的滿難有標準的了…從氣氛上來說,除非只是一間沒有裝潢過的舊公寓拿來當青年旅舍,不然還真的很難不及格。(我還真的在羅馬住過這種的!@@)基本上,有稍微裝潢過的氣氛都不會太差;但要說到有特色,我住過這麼多青年旅舍,除了歐洲的之外,其他要做到有特色還真的沒幾間…

像上圖這個是在馬德里的青年旅社,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國的風格… @@ 牆上的磁磚很漂亮,欄杆窗櫺雕花精細,地上鋪大理石,中庭有個沒有水的噴水池,地上擺了一些團蒲,房客可以很自在地在中庭或躺或坐地跟大家一起哈啦,Very Chilled!! XD  這個大概就是我目前的滿分標準了吧!

Cleanliness / 整潔度

最基本的應該就是床單被單枕頭套乾淨,睡覺不會被床蟲跳蚤咬。在澳洲有聽過被床蟲咬的,在紐西蘭有住過床單沒換、枕頭有臭味的,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除了床鋪之外,就是環境乾不乾淨,廁所浴室有沒有打掃。在泰國住過房間地板裂開水管滲水,浴室排水孔被毛髮塞住。所以說只要有打掃就及格了,但還真的很多青年旅社做到不及格的… -_-

Facilities / 設施

對我來說,床鋪舒適、洗澡有熱水,基本上就算及格了。其他的廚房、公用電腦、洗衣間…等有的沒的對我來說,有了可以加分,但沒有其實也沒差,畢竟很多時候根本就不會用到…

隨著時代的進步,背包客的旅行模式及需求也漸漸改變了。我2007年在旅行時,筆電超大台,根本就沒有人帶;智慧型手機還不普及,傳統手機待機個三五天根本就不是問題;所以最需要充電的旅行用品就是相機了。常常一個房間六到八個人,只有兩個插座,接個延長線大家輪流用就夠了;在巴黎跟義大利都還住過房間沒有插座,要到外面共用的…現在,筆電又薄又輕、平板更可隨身攜帶、幾乎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相機有時還帶一台單眼一台隨身機;所以這幾年住的青年旅舍大多在床位旁邊的牆上多了兩個插座。除此之外,wifi也漸漸地變成了基本配備了。這個雖然我覺得不算必要的,但應該有不少背包客在意這個,所以這也成為我這兩三年觀察背包客棧的點之一。

除了設施的多寡,就是設施的新舊及好壞了。有床不等於床好睡,有電腦不代表跑得順暢,有廚房不見得鍋子就不會“ㄉㄧㄠˊ ㄉㄟˋ”;這都看得出來經營者有沒有花錢在品質上,有沒有不定時汰舊換新。我就聽過有人四年前入住一間旅社,經驗很好;四年後再回住,結果設施一模一樣,不過多了四年的風霜…

花了半天終於把序打完了,接下來就看我這系列能持續寫多久了! XD


2016.6.9更新

小弟在下我於2015.3月開了自己的背包客棧,為了避免大家覺得我寫的文章有失公允,在這邊聲明一下。(雖然開業之後也沒什麼時間寫文章了…)

可能有人覺得老闆的身分不適合批評同業,但我自己是覺得經營者能看到的細節更多,反而更有參考價值。所以想不想看我的文章就見仁見智囉~

前提是,我要有繼續寫才行…


2 thoughts on “背包客棧巡禮.序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