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天有篇2014年的文章流量莫名地高,這才發現原來すき家(SUKIYA)在台灣也推出了牛丼Light!其實後來還有嘗試了很多すき家的牛丼,這次就把他們整理一下,也順便去朝聖一下台灣版的牛丼Light吧!
之前文章的標題是「貧窮背包客」,這篇的標題是「奢華背包客」?是不是過了幾年口袋變深了?
貧窮與奢華是比較出來的。在日本這個物價高到把迪士尼當河濱公園去的地方,一餐吃500円就是貧窮的象徵;在泰國一餐只要30~50銖就可以解決的地方,一餐吃到100銖相較之下就是個揮金如土的行為。而這篇すき家補完計畫嘗試的牛丼,不是在泰國就是在台灣,你說壕不壕?
起司雪白奶油牛丼

ข้าวเนื้อครีมสตูว์โรยชีส / 雪国チーズクリームシチュー牛丼 / Snow White Cream Gyudon with Cheese… 我的媽呀…感覺每個語言都不是直翻的,意思好像都不太一樣,只好全部打出來了。
日本的クリームシチュー直翻成英文應該是Cream Stew,在台灣的一些日式洋食屋可能會翻成奶油燉或奶油煮。但其實就是台灣的玉米濃湯,或是義大利麵裡的白醬。
這道雪白奶油起司牛丼就像是小時候不喜歡吃飯,但很喜歡喝玉米濃湯,所以把玉米濃湯淋到飯上面。原本牛丼感覺是正統的日本料理,經過這麼一道工序,就把牛丼提升到日式洋食的等級了!
之前就提過了,但我還是想重申一次。我覺得起司真的是西方飲食中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幾乎是百搭的一款食材!漢堡裡面夾起司超正點!薯條上面灑起司超正點!沙拉上面灑起司超正點!披薩上面灑起司超正點!義大利麵上面灑起司超正點!石鍋拌飯裡面拌起司超正點!部隊鍋裡面加起司超正點!炒飯上面焗烤起司超正點!正妹身上擺起司超正點!…………族繁不及備載。
這道和式洋食再加上起司,簡直完美體現了日本民族脫亞入歐的野心!昇華到和式洋洋食的程度!
UPDATE: 台灣現在冬天也有出喔~ 台灣正式名稱是奶油白醬牛丼,感覺很義大利麵…
雪白奶油溫玉牛丼
ข้าวเนื้อครีมสตูว์ / 雪国おんクリームシチュー牛丼 / Snow White Cream Gyudon with Half Boiled Egg
小時候娘親跟我說過,「稠稠的食物吃下去顧胃」。日本人深明箇中之道,也將這和漢食療的健康飲食觀念推廣到了泰國。稠稠的白醬加上稠稠的溫泉蛋,最適合在晚上跑趴拚酒前先來一碗墊墊底。除了顧胃,如果不小心喝太多吐出來的話,配色也比較時尚一點。
如果說日本人很愛提倡手作的樂趣,那泰國人無疑是懶惰的民族。無論在台灣或在日本的すき家,溫泉蛋都是由顧客自己放到飯上的。一方面讓工作毫無成就感的社畜們可以在下班後用餐時體會到一絲絲成就,另一方面如果顧客沒有把蛋成功放到飯碗的正中間,員工也可以理直氣壯地推卸掉責任。
泥看看,泰國すき家員工幫我把溫泉蛋放在碗的邊邊,這張照片是不是就失色了許多?如果這篇文章點閱數太低一定都是那個員工的錯!(哼)
大阪燒牛丼 / 大阪(?)牛丼
大阪お好み牛丼 / Osaka Okonomi Gyudon 找了很久還是找不到泰文,我放棄了…
這個中文我著實燒腦了很久。お好み燒き這東西大家都知道,中文翻作大阪燒,只因為他是大阪的特產,但其實お好み並不是大阪的意思。所以當他只有お好み燒き上面的料,但沒有下面的麵漿時,到底是什麼…
如果用數學的方式來說:お好み燒き – 燒き = お好み。那中文應該就是:大阪燒 – 燒 = 大阪。(????)
總之,這碗牛丼就是在牛肉上面撒上高麗菜絲、淋上美乃滋、再撒上柴魚片。如果說上面的雪白起司奶油牛丼是和式洋洋食的話,大阪牛丼就是和和料理了吧!日本料理再加上日本料理,有種「能打倒自己的,就只有兩個自己了!」的霸氣!身為抖M的泥絕對不能錯過這道料理!
是拉差美乃滋牛丼
ข้าวหน้าเนื้อราดซอสศรีราชามาโย / Gyudon with Sriracha Mayo 這道又變成找不到日文…
喜歡吃辣或是喜歡泰國料理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是拉差。是是拉差,不是拉差。是,是拉差。是拉差是泰國很有名的辣椒醬,很多泰國餐廳桌上都會有一罐這個,就像台中的麵店桌上一定會有罐東泉辣椒醬一樣。很多人都覺得東泉超強,什麼食物加上東泉都超好吃;我覺得東泉才是本體,是為了吃東泉才另外點麵來配的。
是拉差也是。是是拉差,不是拉差。是,是拉差。不管什麼料理搭上是拉差都是絕配!而這道是拉差美乃滋牛丼,將辣椒醬與溫潤的美乃滋混合,再搭上肥美的牛五花,根本就是白飯殺手!有種和泰洋食、三國聯軍分進合擊虐殺白飯的感覺。有點殘忍,但卻又大快人心的口感。
台灣すき家,你們看到泰國這麼傑出的操作,真的不考慮跟東泉合作一下?
蕃茄牛丼 / 起司蕃茄牛丼
這是在台灣吃的,終於可以不用再搜尋泰文跟日文了,謝謝台灣すき家!
我小時候很不喜歡吃飯,唯一可以把飯吃光光的神秘菜色就是「蕃茄醬炒飯」!後來仔細分析了一下,我也不在乎飯是不是有炒過,只要有蕃茄醬我就可以把飯扒光光!那時起,只要媽媽不在家做飯,我就會自己拿蕃茄醬拌白飯,UMAI!
すき家的這道蕃茄牛丼,上面的蕃茄醬不是像熱狗上面的美式蕃茄醬,比較接近義大利麵上面的義式蕃茄醬,感覺得到日本其實還是沒有從黑船事件的陰影走出來…(哭)
我第一次是點蕃茄牛丼,當時很單純地感受到小時候那種只要有飯吃、能吃飽就好的簡單幸福感。第二次想說更壕一點,點了起司蕃茄牛丼,突然有種超級驚豔的感覺!
我覺得起司真的是西方飲食中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幾乎是百搭的一款食材!漢堡裡面夾起司超正點!薯條上面灑起司超正點!沙拉上面灑起司超正點!披薩上面灑起司超正點!義大利麵上面灑起司超正點!石鍋拌飯裡面拌起司超正點!部隊鍋裡面加起司超正點!炒飯上面焗烤起司超正點!正妹身上擺起司超正點!…………族繁不及備載。
起司加蕃茄加牛丼,這口感及味道有點熟悉但又帶點陌生,直到起司拉絲的那一瞬間才想到,「這不就是披薩嗎?!」。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日義這兩個分隔在地球兩端的國家,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不但一戰、二戰、八國聯軍都攜手同盟,前陣子必勝客出了拉麵披薩,而現在すき家也出了披薩牛丼來致意。兩國就這樣不斷地用料理將文化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如同這碗起司蕃茄牛丼,義式起司蕃茄、將和式牛丼完美地結合成為一團。吃完之後元氣滿滿,似乎都可以抵禦洋槍洋砲了呢!
牛丼Light

最後壓軸的當然是本篇文章的主角,牛丼Light!
之前2014年在日本就已經吃過牛丼Light了,但台灣すき家一直都沒有出。我當時覺得牛丼Light就有如牛丼界的佐佐木希,清新可人,只可惜台灣當時對艷麗耀眼的韓國女團比較崇尚,所以看不到佐佐木希…(淚)
慶幸的是,台灣這幾年女權主義抬頭,誰說女人結婚後只能在家相夫教子?已婚婦女照樣有權享受工作!所以結婚生子後又經歷離婚的佐佐木希才因此進入了台灣すき家的菜單上。
台灣的牛丼Light跟日本的一樣,都是把飯換成生菜及豆腐,除了增加纖維及維生素,也讓蛋白質的攝取量提升了不少!有在健身跟運動的人都知道,蛋白質在增肌減脂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我最近半年開始,每個禮拜會有一天固定吃全素。開始吃全素後發現,要攝取到足夠的蛋白質是件非常困難的事!而且食物種類的選擇很少。現在すき家出了這道料理,既可以攝取到充分的蔬菜及蛋白質,同時又十分美味,真的是太棒了!
啊…牛肉不是素食齁…
延伸閱讀:
貧窮背包客的日本求生筆記:すき家(SUKIYA)吃到死(上)
貧窮背包客的日本求生筆記:すき家(SUKIYA)吃到死(下)
太郎咖啡 | Taro Café | 京都超莫名破爛民宿
【關西交通|京都騎行】京都一日券 | 500円逛遍京都著名景點!
2 thoughts on “奢華背包客的亞洲揮霍筆記:すき家(SUKIYA)補完計畫 | 牛丼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