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身對南亞文化非常陌生,就是個都市鄉巴佬,在尼泊爾看到什麼都覺得超新奇!超想用菊花(?)體驗看看!
Table of Contents
尼泊爾蜜餞 Lapsi

每個人多少都有點挑食,我個人的怪癖是不吃任何水果,但我超愛吃蜜餞!所以當我看到路邊小攤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蜜餞,口中都不禁分泌出滿滿的口水。可惜嘗起來完全不是我想像的口味…
我前前後後嘗試過七、八種,很妙的是,每一種蜜餞都是由Lapsi(南酸棗)做成的,似乎其他水果都不能做成蜜餞一樣。再由Lapsi做成各種不同形狀、不同口味的蜜餞。能用一種水果做出十幾、二十種不同的蜜餞,也真的是創意無限!
基本上可以用顏色去區分口味。架上八成都是紅色的,沒什麼好特別形容的,就是辣!台灣應該沒有任何零食做到這麼辣的,甚至泰國的麻辣魷魚片都還帶有甜味,這個就是很單純的辣!有種假裝要吃蜜餞,但其實是想吃辣椒而製作出來的產品。
接下來是白色,沒什麼好特別形容的,就是鹹!本來以為會類似台灣無花果(木瓜絲)那種味道,酸酸甜甜、帶點微鹹。並沒有,這個就是很單純的鹹!有種假裝要吃蜜餞,但其實是想吃鹽巴而製作出來的產品。
最後一種是接近原色,橘黃色或褐色。這種就比較接近台灣的蜜餞或是果乾,只有加一點糖,加上Lapsi原本就有的酸味,很好吃!相較之下,上面兩種根本就吃不出原本的載體是什麼味道…為什麼不乾脆直接吃辣椒或鹽巴就好… @@
尼果子 Barfi & Ras malai 奶豆腐湯圓

這個應該算是尼泊爾的Mister Donuts或是85度C吧!走路走一走,找個地方坐下來休息,補充一下碳水化合物,Sugar High後再上路面對精彩的一天!像Mister Donuts一樣,在玻璃櫃選看看要什麼口味,然後看要內用還外帶。外帶會裝個紙盒,送禮自用兩相宜;內用的話會放在盤上,環保又好拍。
貪心如我,當然想每種都吃一口試試,但好險沒有這麼做…因為我點了五個,每個吃起來都差不多…很像是某種豆類磨粉後加糖後製成的糕餅,很像綠豆糕,但口感比較細緻。裡面會有不同的花香、果乾、堅果,外面會有銀箔(vark)裝飾點綴,算是滿精緻的糕點。日本有和果子,這個就叫他尼果子吧!
其實他叫Barfi,由鷹嘴豆磨粉加煉奶及糖製成,是印度次大陸常見的甜點。

貪心如我,還是每種尼果子都想試試啊!所以後來有看到類似的店家,又再進去挑戰了一下!這次挑了一個看起來完全不一樣類型的,總不會這麼湯的甜點吃起來還像綠豆糕吧… @@
Ras malai(奶豆腐湯圓)是一顆一顆的乳酪球,泡在調味過的牛奶+奶油裡,加上玫瑰水及荳蔻調味,撒上開心果做裝飾。吃起來像是清爽芳香卻又有濃郁奶香的奶酪?一般台灣甜點完全不會有這種味道及口感,很難做連結啊~~
尼果子除了甜的,也有這種鹹的。當時因為準備要吃晚餐了,就只買了一塊小的。吃起來就是酥餅,有點像台灣的鹹餅,只是比較酥一點。沒有什麼特別的味道,是塊樸實無華、用來扎扎實實填充胃部空間的食物。
尼泊爾龍鬚糖 Soan Papdi
上面鹹的尼果子玻璃櫃左下角有個隱藏角色,是個甜到爆炸的傢伙!我在超市看到時完全看不出來是什麼,立馬放進購物籃內!最愛這種看名字跟照片都看不出來是什麼食物的東西了~ (大心)
包裝盒內是切成一塊塊的立方體,但拿起來很容易就酥掉了。吃起來就像一塊很蓬鬆的糖酥,入口即化。然後有股淡淡的香氣,很像日本的黃豆粉(きなこ),還帶有開心果及其他堅果的味道。看起來一絲一絲的,我猜製作過程應該很像龍鬚糖,只是他用豆粉替代糯米粉,所以更有香氣~ 身為台南人後代+泰國人wanna be,我一個晚上就可以吃掉一盒~ (大心)
其實他叫做豆麵酥糖(誰取的怪名字…),是用糖、鷹嘴豆粉、酥油拉出來的,是個可以同時攝取到三大營養素的甜點唷!
咖哩餃與蜜麻花 Samosa & Jalebi

不知道為什麼對這種小店超級沒有抵抗力,就像要坐進最傳統的豆漿店才能吃到最正宗的台灣早餐,總覺得那些裝潢新穎、乾淨明亮的餐廳端不出道地的料理。這間店的包裝就讓我覺得超級道地,就像三十年前的台灣用報紙包油條一樣,這邊也是用報紙包炸物,吸油又環保~ 邊吃邊閱讀,文青的早餐就該這麼吃!
咖哩餃(Samosa)中規中矩,就像一般吃到的咖哩餃,比較不一樣的是他裡面只有包薯泥與香料,沒有肉。在尼泊爾平常要吃到肉真的不太容易…
密麻花(Jalebi)是用個容器裝麵漿,直接在油鍋上把麵漿擠入鍋中畫出一圈圈的圖樣,炸完之後再泡進糖漿裡面。口感不像麻花那麼酥脆,像是比較硬一點的甜甜圈。超甜,爽!
延伸閱讀—
■ 尼泊爾美食?(一) 路邊看到什麼吃什麼
■ 尼泊爾美食?(二) 傳說中的藏式料理
■ 尼泊爾美食?(三) 最接地氣家常菜
■ 尼泊爾美食?(四) 熟悉又陌生的口味 — MoMo
■ 尼泊爾美食?(五) 安娜普娜山上餐點超寒酸
3 thoughts on “尼泊爾美食?(六) 尼泊爾螞蟻都怎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