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這些人,看到18禁就點進來了誒!這裡才沒有你想像的那些色色的東西!出門在外不要亂吃色色的東西!
Table of Contents
土



尼泊爾的街道非常髒亂,路上到處都有這樣的小包裝,經常看到有人撕開這樣的小袋子、往口中一倒,包裝就隨地亂丟。很好奇這到底是什麼,但在地上撿起包裝也還是看不懂,看到嘴巴的圖案只能聯想到仁丹或是龍角散這種吃了會涼涼的、口氣清新之類的芳香劑?
某次在街邊的雜貨小舖看到有在賣,便提起勇氣去買幾包試試。一包Rs.7,三包還有特價,只要Rs.20!(台幣約6塊)是個價格親民的平民小吃呢!老闆一臉疑惑地看著我,「怎麼會有個死外國人要買這個?」的感覺。我也一臉疑惑地比手畫腳,作勢拿起來往嘴裡倒,「這個可以吃嗎?」。老闆用尼式點頭(或是該稱為搖頭?)回覆我,但我一直都覺得他們的點頭看起來有種「我也不知道」的意味…
撕開包裝倒入口中,突然有種驚為天人的感覺,「這東西我們只有月底才會吃,沒想到他們居然天天吃」。吃起來就像玫瑰味的土,還有些其它不知名香料的味道。有點澀澀的,其他也沒什麼特別酸甜苦辣的味道。想說可能是自己不習慣這個味道,硬是咬了幾口,但真的是吞不下去就吐掉了…
後來才知道這是尼泊爾嚼菸(Gutka),他們會倒出來在手上、捏一撮塞進嘴唇與牙齦之間。中文是嚼菸,但其實他們也不咀嚼,而是放著讓口腔黏膜慢慢吸收菸草釋放出來的尼古丁。尼泊爾使用嚼菸的人比燃燒紙菸的人多,好處是,擦身而過的路人身上散發出來的不是菸臭味,而是濃郁的玫瑰香味。
但嚼菸跟紙菸都一樣會導致心血管及口腔癌病變,所以包裝上面的嘴巴才不是口氣芬芳或喉嚨舒暢的意思,是像我們菸盒上面一樣的警語…
東巴酒 Tongba


點完Tongba後,店員會送上一個鋁壺,和一壺熱水。鋁壺裡面裝著煮熟發酵的小米,店員已經預先幫你加入熱水,用鋁壺上的鋁製吸管啜飲著裡面的混合物。很像台灣的小米酒,但沒那麼濃,也不甜。也因為是熱的,有點像冬天喝溫清酒,比較淡一點。
之前在書上就有看過了,但在尼泊爾一直都沒看到。這天,已經從山上下來休息了一天,在波卡拉湖邊散步時剛好看到。點了一壺,覺得有點太淡,攪了攪、濃淡自調。喝完後可以再加入一旁的熱水回沖,慢慢享用、悠閒自在。本來還覺得有點太淡,慢慢喝完三壺,竟也有點飄飄然。一個悠閒的午後,坐在湖邊,點壺Tongba,剛好。
尼式洋蔥優格 Raita




這個在菜單上是歸類於Desserts,所以照理來說應該是要寫在前兩篇,但它又不是甜的…既然是跟Tongba一起點的,就一起寫吧~
點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是什麼(其實在尼泊爾大概有一半的時間都是這個狀況,知道的就不想點了 XD),問了一下店員,他也一副不知道怎麼解釋的樣子,就不多為難他,點了一個看起來最獵奇的口味。
Raita是種優格加入一些蔬菜、馬鈴薯、豆類、香菜混在一起的食物。我也不知道這東西究竟是算加了比較多菜的甜點?還是醬加了比較多的沙拉?這東西就像蝙蝠一樣,只是運氣好,甜點跟沙拉不會有戰爭的一天。
尼泊爾清酒 Raksi

尼泊爾的蒸餾酒,味道像是比較烈的清酒,但又沒有高粱那麼難入喉。Raksi通常是自己釀的,所以只會在當地的餐廳出現,一般便利商店裡面找不到。很巧的是,我在山下的餐廳都沒有找到過,只有在山屋裡面有看到。或許是當地人喝Raksi的文化就像台灣喝保力達/維士比一樣,明天的氣力今天給你傳便便,精力充沛地面對眼前爬不完的階梯!
蘋果白蘭地 Apple Brandy

第一次看到這個是在安娜普娜山上,當時還在用股四頭肌跟地心引力作戰,不想增加行李重量就沒買了,殊不知下山之後就找不到了?!下山後跑了十多間雜貨店、小超市,只要看到有在賣酒的就進去問,每一間都說沒有…好不容易問到一間英文不錯的老闆,「那個是穆斯丹(Mustang,安娜普娜山上的一個區域)的特產,所以反而是山上才買得到,山下沒有」………囧
最後在住處巷子口的破舊雜貨店看到這個,沒有英文、沒標示酒精濃度、塑膠瓶、一瓶300cc還只要Rs.80?!(不到台幣$30)。超不像酒精該有的特徵,問了老闆,老闆感覺聽不懂英文,依舊用一副「我也不知道」的尼式搖頭回我…
聞起來有股蘋果的清香,口感很像滑順的清酒。當時是冬天,如果是夏天,冰鎮過後一定是迷姦神器!雖然上面沒標示酒精濃度,我自己的體感濃度(?)顯示為20度左右。各位女性讀者於尼泊爾穆斯丹地區獨自旅遊請特別小心~
檳榔 Meetha Paan



南亞、東南亞國家都有食用檳榔的文化,只是各國食用方式不太一樣。在尼泊爾,我找了很久,在加德滿都跟波卡拉都找不到,後來反而是在巴克塔普爾找到的,還一個下午就看到兩攤!因為老闆不給拍,所以我沒有照片,但尼泊爾檳榔攤超顯眼的,之前有經過的話沒道理會錯過…@@
尼泊爾的檳榔是用葉子,表面抹了個東西,我猜是石灰(?)。接著灑上五顏六色的軟糖(?)、各式堅果、檳榔果碎、還有我不知道的香料。包起來後,插過牙籤做固定,最後串上顆糖漬櫻桃(?)作為點綴。有這麼多問號是因為Patlekhet Homestay山上沒有賣檳榔,沒有機會問,然後網路上居然找不到任何資料…?! 真的一直在創華文網誌第一的紀錄耶~
整顆塞進口中真的很飽嘴,很夠份量。由於彩色軟糖跟糖漬櫻桃的關係,吃起來很甜,加上香料味,很有在吃茴香糖(licorice)的感覺。而他們包的葉子超嫩,加上裡面包的料大部分都是可以吃的,所以一直很困惑到底是要吞下去還是吐出來… 最後為了小菊著想,還是吐掉了……
尼泊爾威士忌 Jhaikhatte

這個其實在第三篇就寫過了,既然都要寫18禁的東西,就再寫一次,讓這篇成為華文網誌中最完整的尼泊爾十八禁指南吧!
尼泊爾的穀物酒,最一開始的濁酒酒液是上面的東巴酒(Tongba)或是Chhaang(很像韓國的馬格利);經蒸餾後會變成Raksi,而Raksi經過加工才會變成Jhaikhatte。
Jhaikhatte的製作超級顛覆我對飲用酒類的認知!首先把奶油倒進平底鍋加熱,接著丟入一把米爆炒。炒出焦香味後,再把Raski倒入平底鍋。「嗄!!!」的一聲,酒水與熱油混在一起滋滋作響!聽起來很像亂掰的,但Jhaikhatte這名字就是取自這個「嗄!!!」的聲響… @@
蒸餾後的酒液通常酒精濃度會比較高,經過這樣爆炒之後,酒精有揮發掉一點。也因為經過爆炒,整杯酒變得燒燙燙,在冬天裡喝上一杯,身子都暖了起來。加上奶油及米粒的香氣,作用跟口感都跟麻油雞一模一樣啊~ XD
啤酒




在尼泊爾啤酒的選擇也滿多的,有他們本地製造的,也有很多是進口的。不過啤酒這東西差異性不太大,真要叫我盲測,我可能也喝不出來是哪個牌子或哪個國家的…
而且在尼泊爾,500cc的啤酒平均價格在Rs.200(約台幣$70),比台灣貴一點。但750cc的韓國馬格利只要Rs.300?! 約台幣$100,只要台灣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所以在尼泊爾喝馬格利是最划算的啊!我在尼泊爾大概有喝到五、六瓶吧!爽!
好啦!身為華文網誌最完整的尼泊爾十八禁指南,我吃過的禁忌食物就這些了。也不知道能保持領先多久,如果真的有天被人超越,我就只好去吃色色的東西了…
延伸閱讀:
■ 尼泊爾美食?(一) 路邊看到什麼吃什麼
■ 尼泊爾美食?(二) 傳說中的藏式料理
■ 尼泊爾美食?(三) 最接地氣家常菜
■ 尼泊爾美食?(四) 熟悉又陌生的口味 — MoMo
■ 尼泊爾美食?(五) 安娜普娜山上餐點超寒酸
■ 尼泊爾美食?(六) 尼泊爾螞蟻都怎麼吃
■ 尼泊爾美食?(七)不乾不淨吃了沒命
2 thoughts on “尼泊爾美食?(八) 18禁 | 成人限定”